话说这初夏日长正午一天,梁山伯带了四九顺着人行大道,往祝家庄走来,梁山伯远远看见一带竹林,拥着一座八字门楼,这里就是祝英台的家了。
他们行到门口,梁山伯叫四九前去敲门。从门里面探出来一位老者的半个身子在外面,问道:“你是找哪一位?”
四九回答道:“我们是从会稽来的,拜访老员外祝公远。”
老者闻言,回答道:“来的不凑巧,员外昨日出门了。”
梁山伯就抢步向前,点头道:“小相公祝英台在家,也是一样拜见。”
老者听了这话,犹疑了一阵子,说道:“我们这里并没有祝小相公呀!”
梁山伯说道:“在杭州尼山书院攻读学书的那个小相公。在下叫梁山伯,与小相公同学三年,不能没有吧。”
老者听了,哦了一声,对梁山伯看了一看,因而说道:“阁下就是梁相公呀。安人在堂,待我去禀报。”
梁山伯说道:“滕老安人,也正要拜访。”
那老者于是就让梁山伯和四九进门等候,自己向老安人滕氏禀报。
滕氏正在后院观赏花园。
老者走来,向前对滕氏禀告道:“门首来了一位梁相公,说是拜访老员外的,我说员外已经出门了,那位梁相公就说拜访小相公也是一样。我说我家没有小相公呀。他说他叫梁山伯,与小相公是书院三年的同学,怎么没有?我听见他说叫梁山伯,这就明白了,答应他禀报安人。他又说,安人也是要拜访的。”
滕氏听了老管家的话,顿时失惊了一会,方才说道:“哦!梁山伯来了,就他一个人过来吗?”
老者答道:“还有一个书童。”
滕氏听了,想了一想,于是吩咐道:“他们远道而来,不能不见,你且带他到客厅里见面吧。”
老者答应说是。老门倌心里就这样想:小姐平日里待我很好,我孙子病了,小姐还悄悄给请了大夫给他治病呢。如今小姐的同学过来看望她了,可不能瞒着她才是。
想到这里,老管家于是走到明心阁外面,在窗外高声叫道:“银心姐。”
银心听见有人呼唤,于是在窗户里伸头望去,问道:“是谁呀?”
老门倌对银心说道:“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。”
银心问道:“什么好消息呀?”
老者回答道:“刚才门口,来了一位身穿蓝衫,自道姓梁的……。”
银心在窗户那里招手,说道:“哎哟!他来了,且请等我一等。”
于是银心连忙下楼,绕过了后院,跑到老门倌的面前,问道:“他是不是知道是梁山伯呀?”
老门倌说道:“是呀!他因为员外不在家中,愿拜访老安人,我禀报了,安人命我引他客厅相见。”
银心闻言,说道:“这真是谢谢老伯伯了。”
老门倌接着说道:“还有一位书童也是要见的呀!”
银心一听老管家说起书童,便笑了笑,啐了一声。
老门倌对银心说道:“快些禀报小姐,我要去前面,引客拜见了。”说着就自行离去迎客了。
门倌就是看守门户的专职人员,特指古代通过契约形式受雇于富户的看门人。主要负责看守门户、通报来客及查验身份。这一职务常见于官府、宅邸或宫禁。
话回正题,银心听说梁山伯和四九他们过来祝家庄拜访的事情,连忙跑进屋里,在院子叫道:“现在好了,现在可好了。”
祝英台正整齐了衣服,打算上书楼去。却只听见银心一路嚷嚷着进来了,于是问了银心有什么事。
银心在小姐祝英台面前站了,脸上却压不住笑容,说道:“刚才看门的过来报告,说是梁山伯来了,老安人约他在客厅相见呢。”
祝英台听了,也禁不住微笑道:“你怎么知道?”
银心回答道:“我在楼上收拾物件,老伯过来叫我,告诉我的。”
祝英台听了,靠在梳妆台面前,只是把右手托着脸,低头沉沉的思虑着。
银心见状,问道:“小姐,你还想什么?”
祝英台叹了气,说道:“我怕妈不许我见他,我…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