怪力小说网

怪力小说网>大唐投资管理 > 5060(第9页)

5060(第9页)

她当日攒钱是为了离开王府之后的生计,只是如今,那些钱却是用不上了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翌日,宇文修多罗奉诏入宫,指点尚食。按着规矩,她要先去立政殿拜见王皇后。

许是元日将至,王皇后也忙碌着后宫诸事,没有多说些什么,手中翻看着尚宫呈上的表单,头都未抬,便对她道:“罢了,赵王妃且忙你的罢,也去向太妃请个安。”

这正是宇文修多罗求之不得的,她忙行了礼,自有宫女前来,引着她穿过亭台楼阁,去到了昭庆殿。

昭庆殿内,炭火烧得正旺,椒墙生香,一室温暖如春。杨太妃正与韦太妃坐在软榻上,一面做着些丝线活,一面闲聊着。

见到她来,韦太妃也笑呵呵地道:“既然是修多罗来了,那我就不打扰你们叙话了。”

待到韦太妃离开后,杨太妃给她赐了座,先问了两句李福近日如何,又对她道:“方才韦太妃跟我说,十郎的王妃又给她添了一个孙女。”

她说这话,宇文修多罗自然明白她是何意,一时竟接不了话,只听杨太妃接着道:“修多罗,你与十三郎成亲已近半年了罢,却还是没有喜信传出。”

杨太妃素日里虽瞧着和蔼,此时说起话来,面上竟有了不满,语气也不似当日的春风细雨般温和了。

只是宇文修多罗权当耳旁风,她在想,若是杨太妃知道他们数月未曾圆房,会不会当场气得昏厥过去。与此同时,杨太妃敲打了她一番,心里自然少不了给李福纳妾的盘算,只是想到李福素日里坚持的样子,她就一阵头痛,还是先按下不提。

眼见着宇文修多罗不接她的话茬,杨太妃隐隐有了些气恼,却又不再与她说此事,似不经意地问道:“听闻高阳前些日子与赵王府走得近了些?”

听到这话,宇文修多罗心中一凛,手中捏着绢帕的动作也不由紧了几分,忙道:“秋日时大王遇刺一事,大家您也是知晓的。自那次遇刺后,十七姊便常常来探望,话中屡屡都是对长孙相公的不满。”

听到此言,杨太妃微眯了眯眼,心中便明白了。在宫中待了几十年,她瞧这些事情比宇文修多罗透彻得多。

只是她也不知,宇文修多罗透露如此多的信息,是因为她早知高阳公主会谋反,却不能直接说。用这种方式透露出来,宇文修多罗也是想听听杨太妃有何高明之见。

她自然不想让李福牵扯其中。

作者有话说:

①:唐朝将新年称为“元日”

第47章新桃换旧符

今日是元日①,千家万户皆是喜气洋洋。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院子里立了竹竿,将长条布系在顶上,上面书着祈求健康平安一类的话,称为幡子。布帛随风飘着,五颜六色,很是好看。

昨夜除夕,钟鼓齐响,众人又要守岁,是以宇文修多罗几乎一夜未眠,打着哈欠坐在妆台前,任由蕙兰等人给她梳妆打扮。

新年新气象,她换上了一袭华贵的茜色翟衣,喜庆得紧,乌黑如瀑的长发盘成了高髻,发上簪的金饰花钗错落有致,面上的花钿面靥更是一个也不少。她在铜镜前左右瞧了瞧,直到那一抹长身玉立的身影出现在镜中,她才转过了头。

只见李福按着品阶穿戴,一袭新裁的紫袍官服,束了金玉带,系着金质鱼符。他身形高大,如雨后青松,面如冠玉,丰神俊朗。就算岁岁常相见,看到他如此模样,宇文修多罗还是忍不住想要多看几眼。

看着她的模样,李福心中欢喜,面上却不显,只任她看着。

此时,几个丫鬟将热腾腾的豚肉馅饺子端上来,放在食案之上。一个个白胖可爱,冒着香气。今日是元日,稍后要入宫参加大朝会,少不得站许久。因此,二人都先用些饺子垫一垫。眼瞧着李福用着饺子的模样,宇文修多罗的心中终于生出了成就感——第一个在她的带动下,对猪肉不怀偏见的唐朝贵族诞生了。

所以,不是猪肉不好吃,是古代人不会做。思及此,肉夹馍,东坡肉等又浮现在她的脑海中,宇文修多罗决定继续将猪□□化发扬光大。

待到二人吃过饺子,自然又是李福骑着高头大马,宇文修多罗坐在七香车内,一路朝着太极宫行去。其间,宇文修多罗觉着无聊,揭开帘子瞧了瞧,一阵冷风袭来的同时,她亦发觉大街上车水马龙,来往不绝,多是去各寺庙听讲经的人,或是来往拜年的亲戚邻里。

东方色未动,冠剑门却已盈。皇亲国戚,文武百官,各国使臣皆依着品阶候在宫门外,乌压压的一片,却无一丝声响,直到时辰至,宫门大开,众人才井然有序地走入太极殿内,依次列席。

谁知今日,众人皆至,上首却依旧空着,不知何故,不见李治与王皇后的身影。见此,有些使臣便悄声开始议论。

只是不过片刻,李治就携王皇后前来。李治面色尚可,一如既往的温和,而王皇后却是满面气郁,极力想要掩住心中的愤恨,却是徒劳。

宇文修多罗依旧与新城公主相邻而坐,每一次来赴宴,宇文修多罗的大部分注意力都在食案之上。说起来这也是她第一次赴元日大朝会,细细瞧去,案上放着五辛盘,胶牙饧等物,俱是唐人新年的菜式。所谓五辛盘,便是葱,蒜,韭菜,芸苔,胡荽这些菜放在一个盘内,食之用以辟疠气。一旁透亮的琉璃盏中盛着屠苏酒,饮之用以避瘟疫。食案上又置着各色丝绢编织而成的假花果,精巧美观,添了喜气。

新城公主此时凑了过来,低声对她道:“听闻是武昭仪昨日产下公主,九兄欢喜,似要给些逾矩的赏赐,皇后却天未亮就拦在武昭仪宫外,跪谏九兄此举不可,闹得九兄气恼极了。”

听到公主出生,又看了看上首并没有武则天的身影,宇文修多罗就想到了有名的千古疑案——杀女案,想到这个公主未来的命运,心下不由感伤了片刻。也没有与新城一起说着王皇后愚笨。

新城公主消息灵通,只是旁人若投来询问的目光,她也只是微微笑着,装作未曾看见,更不会多说些什么。

席间歌舞升平,觥筹交错。《秦王破阵乐》的曲声响起,此舞的气势宏大非凡,鼓乐震天,舞者矫健,有战将之气势,赞誉的是先帝李世民战场上解大唐危局的勇武,亦是大唐军歌。伴随着一百二十名身着铠甲的舞者的动作,逐渐激昂的曲声,有乐工齐唱道:“四海皇风被,千年德水清;戎衣更不著,今日告功成。”

此曲一出,各国使臣也不由一凛,心中对大唐更加心悦诚服。就连许多大臣向来波澜不惊的眼中都有了激动之色。李勣等人更是回想起征战沙场的峥嵘岁月,恨不能此时就持剑纵马而去。

与此同时,宇文修多罗一边与一旁的纪王妃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,一边抬眼望去,便瞧见了一个许久不见的人——王四娘。她亦是穿着喜庆耀目的衣衫,披金戴银,眉眼间傲然依旧。若说从前她对王四娘无感,那如今在她眼里,王四娘也算半个情敌,她只看了王四娘一眼,便撇过头去。

这厢宇文修多罗与新城低声叙着,却忽然闻得上首的李治带着笑意道:“昨日除夕,武昭仪生下公主,当真是大吉之兆。吾心甚慰,特此昭告天下,为公主赐封号‘安定’,并大赦天下。”

其实元日大赦天下是旧俗,但李治却将此功给了安定公主,其意味不言而喻。待到众人道贺后,李治这才道:“武昭仪温良贤淑,此番又生育公主有功,吾欲晋封武昭仪为妃。然四妃已满,吾便设‘宸妃’一号,列贵妃之上,晋武昭仪为宸妃。”

谁知他这话刚落,来济与韩瑗收到了长孙无忌示意,丝毫未曾顾及此乃大朝会,出列对李治道:“圣人,我大唐上承周礼,下袭隋制,只设四夫人之位,且武昭仪并非居功至伟,如何能劳圣人改了规矩礼法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