怪力小说网

怪力小说网>这世界危在旦夕为什么被禁 > 第十九章 制导炸弹(第1页)

第十九章 制导炸弹(第1页)

“先锋-7”号是中德研制的第一代近海作战潜艇,水下排水量不到四百吨,水面续航力高达五千海里,设计时就准备从中国沿海出发袭击日本本岛港口。

但实际使用发现,第一代潜艇吨位太小,性能有限,没有护航编队的保护,想避开日本布置在第一岛链的海上巡逻难度极大。

但“先锋”潜艇吨位小,技术要求低,价格便宜,中国海军造了五十多艘,用于攻击日军在台湾、冲绳、长崎一带活动的舰船。

中日两国潜艇都喜欢朝对方港口外蹲,要么攻击运输商船,要么寻找反潜网漏洞,进入港内进行孤注一掷的攻击。

但广州、上海、天津等重要港口深入内陆。哪怕是上海港也在长江内。日军潜艇进来无异于找死。中国潜艇也不会轻易跑到濑户内海去。

可冲绳不一样,其港区直面大海。潜艇关闭柴油机,借助黑夜或大雾的掩护,靠铅酸蓄电池尾随进出舰只还是有可能溜进去的。

经过五年的战争消耗,日本人力物力消耗极大,士气远不如开战之初。其军队出现骨干匮乏,管理松懈的迹象。

“先锋-7”号靠长期蹲守,硬是找到对手犯错误的机会。鱼雷管注水的那一刻,全艇二十一名官兵做好了为国尽忠的准备。

在漫长的战争中,“先锋”系列潜艇已经损失三十多艘。有被日军驱逐舰发现后击沉的,有遭日军巡逻机攻击没能快速下潜的,也有尝试突破岛链一去不复返的。

作为海军最早建造的一批潜艇,“先锋-7”号已不再先进。每次漫长的远航归来,艇员总能听到某艘兄弟艇失去联系。

从“先锋-1”号,到“-2”号“-3”号“-4”号……

“先锋-7”已经是序号最靠前的功勋艇。艇首三枚鱼雷靠自身动力离开发射管,逐渐加速到四十节,朝数百米外巍峨如山的“金刚”号直航而去。

首发三枚射出,艇长立刻喊道:“转舵,掉头,准备发射艇尾鱼雷。”

港区内安安静静,所有日军人员各行其是。偶尔有码头上的搬运工看到水面上突显的鱼雷轨迹,哐当一下摔了手里抱着的箱子。

箱子里的高射炮弹撒了满地。充当监工的军曹骂骂咧咧的跑过来,就要给发傻呆愣的手下狠狠一个耳光。可当他瞧见搬运工直直的眼神,再顺着眼神看向水面。

八嘎,怎么会是鱼雷?

四十节鱼雷跑七百米,三十几秒而已。

搬运工和军曹的异状让更多的人看向水面,看向三条在水下搅动浪花的轨迹。在场每个人的心跳仿佛停下,呆若木鸡。

拦不住,只能看着。

“鱼-1”热动力鱼雷,是德国原本一战G7a鱼雷的改进产品。其全重一点五吨,三百二十公斤战斗部,采用最简单的碰撞引信。

三条“鱼-1”从水下八米处命中“金刚”号,在轮机舱和弹药舱位置爆炸——引信正常发挥作用。

猛烈的轰击让这条近三万吨的巨舰剧烈晃动。左弦爆开冲天的水柱,仿佛航模玩具被人重重推了一把。

舰桥外的吉冈大佐当场就飞了,连带舰上正在下船的水兵也被抛上半空。运气好的摔出七八米外,断胳膊断腿但能活。运气差的直接摔死。

爆炸的巨响让整个海军基地乱作一团,镇守此地的日军疯了般涌过来。

这艘由英国维克斯造船厂建造的巨舰可是大日本海军的骄傲,服役后就是天皇的“御召舰”。

现在“金刚”号服役不到五年在港口内被人偷袭,无疑扇了整个日本海军的脸。203毫米的水线装甲也没扛住三条鱼雷的轰击。

被爆炸撕裂的破口呼呼进水,舰内充当损管的“应急敢死队”拼了老命封闭破损舱室,阻止海水灌入。

同时又向弹药舱注水,避免殉爆。

大型军舰内部结构复杂,逃生通道只是心理安慰。正常情况下,舰员从底舱到甲板都要十几分钟。遇袭后只能强调“与舰同存”。

一千三百多名舰员在剧烈冲击中乱作一团。很多舰员被封闭在受损舱室内,眼睁睁看着灌入的海水将自己淹死。

此刻,港口内的日军终于发现将潜望镜伸出水面的“先锋-7”号,也看到了这艘潜艇正在水下进行转向。

几艘小型巡防艇动作最快,调动机枪朝水下射击。紧跟着有一艘驱逐舰动用了自己的76毫米口径的舰炮,将水面打出翻腾的水花。

可这些没能阻止“先锋-7”号的一百八十度转向,将艇尾对准目标——到底是再给“金刚”号两发,还是射其他目标。

港内还有准无畏舰“筑波”号,装甲巡洋舰“伊吹”号,其他都是些不值一提的杂鱼。“先锋-7”号的艇长还是决定将艇尾两枚鱼雷也送给“金刚”号。

因为三发533毫米口径鱼雷干不死“金刚”号这种巨舰。它在港口内不是在大海上,很容易获得损管救援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