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想起一个人!
你还记不记得刘黑仔?就是那个刘峰!
以前在学校篮球队,你打球的时候,他在场边喊得最大声那个黑小子!”
黄政愣了一下,随即记忆被唤醒:“刘峰?当然记得,那小子打球风格挺彪悍的,防守很好。
怎么了?”
杜玲语气带着一丝兴奋:“我记得很清楚!
有一次闲聊,他说过他老家就是西山省的!
只是具体是哪个市哪个县我没记住。
要不要……打个电话问问他?他毕竟是本地人,肯定比我们知道得多!”
这无疑是一个可能的突破口!
黄政眼中也闪过一丝希望,但随即又黯淡下去,苦笑道:
“你说刘峰这小子……毕业这么多年,各奔东西,早就没联系了。
我连他电话都没有,怎么问?”
杜玲却不肯放弃:“要不……我们找学校查查?毕业生都有档案的,肯定能查到他的分配去向!”
黄政摇了摇头:“现在太晚了,而且通过学校查校友档案,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办成的事,动静也不小。
明天再说吧。”
这时,杜珑将手机递还给黄政,她的脸色变得更加凝重,缓缓说道:
(“黄政,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。
隆海县,近期……或者说就在当下,很可能正在发生,或者刚刚发生过某种‘大事’!
一件足以引起更高层面关注,并且认为急需得力人手去解决、去稳定局面的大事!
正是因为这件事,隆海县才会被紧急选定为……‘考场’之一!”
)
她的话语如同惊雷,在寂静的夜晚炸响。
黄政闻言,身体微微一震,若有所思。
是啊,一个普通的、长期贫困的县,或许需要发展,但未必需要如此急切、如此特殊地安排干部。
只有出现了某种突发性的、严重的危机或困境,才需要“救火队长”
,需要能够应对复杂局面、打破僵局的“尖兵”
。
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调动如此突然,为什么丁书记的提醒充满了斗争和破局的意味。
“如果真是这样……”
黄政喃喃自语,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,“那这隆海县,恐怕就不是一块等着开垦的荒地,而是一个已经燃起暗火,甚至可能即将爆炸的火药桶了。”
信息依然匮乏,前路依然迷雾重重,但至少,方向更清晰了一些,也对即将面临的挑战有了更严峻的预估。
今夜,注定又是一个需要耗费无数脑细胞,在有限的信息中进行无限推演和准备的不眠之夜。
黄政知道,留给他在东平省,在这座温暖小别墅里平静准备的时间,真的不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