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入了大量“黄政系”
的血液,但也确实考虑到了侯书恒(如文教卫体分管人选、纪委副书记人选)和本地原有干部(如丘云)的利益。
算是一个在现有条件下,能够达成的、相对平衡且高效的方案。
侯书恒默默地听着,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烟雾缭绕中,他的脸色有些看不清。
良久,他才缓缓开口:
“黄县长,你这个布局……步子迈得可不小啊。”
他顿了顿,似乎在权衡利弊:
(“李琳同志、赖纹纹他们几个的能力,我自然是相信的,能被你看中并千里迢迢调过来,必定是精兵强将。
陆小洁、丘云、郑大力、王雪斌这几个同志的调整,也都在情理之中。”
)
他抬起头,看向黄政,目光复杂:
(“这个方案,我原则上同意。
它确实能最快速度地稳定局面,凝聚力量。
明天上午,我们就召开书记办公会,统一一下思想,然后正式报市委。”
)
“谢谢侯书记的支持。”
黄政真诚地说道。
他知道,侯书恒能同意这个方案,意味着他选择了与自己深度合作,共同经营隆海的未来。
“不过,黄县长,”
侯书恒话锋一转,的考验才刚开始。
市里面……恐怕也并非铁板一块。
隆海这块蛋糕,我们动得太快,难免会碰到一些人的既得利益。
我担心,有些人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顺利发展。”
黄政目光一凝,点了点头:“侯书记的担忧,我明白。
树欲静而风不止。
但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,就只能迎难而上。
只要我们自己行得正、坐得直,团结一心,就不怕任何挑战。”
话虽如此,但两人心中都清楚,清理了隆海本地的“肖少”
利益集团,或许只是掀开了更大风暴的一角。
隐藏在市委、甚至省委层面的某些影子,是否会因为隆海的变局而感到不安,进而采取行动?这一切,都还是未知数。
夜色渐深,隆海县委大楼的灯光依然亮着。
黄政和侯书恒关于隆海未来发展和人事布局的详细探讨,仍在继续。
而这个刚刚经历了一场政治地震的县城,它的命运齿轮,正在这深夜的谋划中,缓缓转向一个充满希望却又暗流汹涌的新方向。
远方,来自东平省的精兵强将即将到来,而潜在的对手,也可能正在黑暗中磨刀霍霍。
隆海的新局,注定不会平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