怪力小说网

怪力小说网>国策 > 第三十八章 第一枪(第2页)

第三十八章 第一枪(第2页)

袁晨皓也显得有点惊讶。看样子,战斗已经结束了。

“特种部队有没有伤亡?”裴承毅朝那名少校军官问了一句。

“没有,已经到达撤退地点,很快就能离开战区。”

“尽快计算出集中营的伤亡数字。”裴承毅把目光转向了袁晨皓,“按照计划行动,给空军下达作战命令。我去找项总,等下再过来。”

袁晨皓没多罗嗦,立即按照裴承毅的吩咐行动。

伊斯兰堡时间20点05分,也就是北京时间23点03分,裴承毅离开前线指挥部作战中心,赶往军事联络处。项铤辉正在那里与巴基斯坦总参谋长商讨联合作战的事情,实际上是在等待前线指挥部的最新消息。

也就在这个时候,双柏空军基地的试飞部队接到了作战命令。

贾宝国没有耽搁一点时间,立即命令早已做好战斗准备的12架轰炸机起飞。

5分钟之内,12架轰炸机全部升入夜空。

看着逐渐消失在夜空中的机群,贾宝国似乎松了口气。

下午接到作战命令之后,贾宝国就让部队进入了战斗状态。虽然只是试飞部队,但是所有飞行员都来自作战部队,参加过口木战争,平均飞行时间在5000小时以上,是空军最优秀的轰炸机飞行员。这其中包括第一个向口木投掷特种燃烧弹的周霖枫上校。

整个下午,周霖枫都呆在轰炸机的驾驶舱内。

与战斗机相比,轰炸机的生命保障系统更加完善。虽然h-11不是高超音速轰炸机,飞行员没有必要配备抗荷服,但是为了让飞行员在长达数小时、甚至10多个小时的飞行周期内保持旺盛的精力,空军专门研制了一套“生命维持系统”。实际上,就是一种集中了多种功能的飞行服。与一般的飞行服相比,新式飞行服不但具有废物回收系统(不需要在轰炸机上设置厕所)、食物供应系统(类似于第一代宇航员使用的流体高能食物,口感并不好)、生命保障系统(主要就是供氧),还参照战斗机的标准,具备抗荷能力与弹射救生能力。简单的说,飞行员穿上新式飞行服之后,吃喝拉撒都不用挪屁股,进行高空高速飞行时的舒适性远超过一般飞行服,如果遇到危险、还能直接跳伞逃生、不用像以往那样需要将速度与高度降低到弹射范围之内才能逃生。

将这套新式飞行服首先用在试飞部队,不是不应该首先装备战略航空兵,因为战术航空兵,特别是执行制空任务的战斗机飞行员更需要这样的装备。主要是试飞部队本身就肩负着试验性质,所以利用h-11试飞的机会对新式飞行服的性能进行测试,能够省下很大一笔试验经费。

在密闭的环境中坐上几个小时,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。

周霖枫没有抱怨什么,本来试飞部队的津贴就非常高,而且能够驾驶最新式的轰炸机上战场,也是所有试飞员的梦想。

耐心等待,最终等到了结果。

起飞之后,周霖枫一直跟在领队长机后面。虽然在作战部队,他是名副其实的“王牌飞行员”,但是在高手云集的试飞部队,像他这样的尖子飞行员比比皆是。能够成为大队里的“二把手”,周霖枫已经非常满足了。他也知道,比起“一把手”邹宇杰上校,他的能力与资历都差了一点。

早在半岛战争期间,邹宇杰就是共和国最优秀的轰炸机飞行员之一,整个战争中,他执行了388次作战任务、投弹5400余吨、摧毁各类目标8000余个,各项战绩高居战略航空兵榜首。口木战争期间,邹宇杰执行作战任务273次、投弹4700余吨、摧毁各类目标4000余个,仍然是所有轰炸机飞行员中的状元。更重要的是,在这么多次任务中,邹宇杰从来没有被击落过,也从来没有被击伤过。虽然这个纪录并不稀奇,周霖枫也有相同的纪录,但是比起邹宇杰高达92%的轰炸成功率,周霖枫就只能自叹不如了。组建h-11试飞部队时,空军首先抽调的就是邹宇杰。甚至可以说,邹宇杰在试飞部队的资历比贾宝国还要长。如果不是一直在前线作战部队与试飞部队服役,邹宇杰早就成为空军将领了。

周霖枫不想跟邹宇杰攀比,在试飞部队里面,也没人能够跟邹宇杰攀比。

能够跟随邹宇杰这样的领队机长作战,轰炸机飞行员都心甘情愿,因为在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,领队机长的能力决定了机群的作战能力,也决定了机群的返航率。轰炸机飞行员不是战斗机飞行员,没有任何一名轰炸机飞行员希望在战斗中遭遇意外,所有轰炸机飞行员都想活着回到基地。

战争就是这样,不同岗位上的军人有不同的追求目标。

机群在云贵高原上空飞行了数百千米,即将进入缅甸领空时将飞行高度降到了150米(与地面的相对高度,而不是海拔高度)。

邹宇杰没有启动主动电磁干扰系统,其他轰炸机也就没有启动干扰系统。

h-11有非常出色的隐身能力,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使用主动电磁干扰系统。

飞行过程很漫长,也很单调。

周霖枫与副驾驶轮流检查4台水平显示器上的飞行数据,只要没有异常情况,飞行员就不用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干预,轰炸机将按照飞行员设定的航线飞行。只有在发起攻击之前,才需要飞行员接管控制系统。

再次检查了屏幕上的数据,周霖枫把工作交给了副驾驶。

与h-9b型轰炸机相比,h-11“安静”得多,即便在超音速飞行状态下,h-11驾驶舱内的噪音也不到80分贝。一方面是h-11有更好的隔音系统,另外一方面就是h-11采用了新式推进系统。与传统涡轮发动机相比,“电磁推进系统”的噪音水平降低了20分贝。按照空军的测试标准,其正面与侧面噪音仅为90分贝与92分贝,比汽车的喇叭声还要低。也正是如此,投资开发“电磁推进系统”的中重集团看到了广阔的商用前景。只要能够将价格降下来,进一步降低噪音,不但能够用在通用航空器(客机、货机、商务飞机)上,还能用在民用汽车上。也就是说,如果汽车全部装上“电磁推进系统”,就不再是汽车,而是可以在空中飞行的“飞车”。

商业应用如何,周霖枫并不关心,他只知道,驾驶h-11是件很无趣的工作。

技术越先进,科技越发达,留给人的可操纵空间就越小。

也难怪空军最初希望把h-11发展成一种无人驾驶的轰炸机,只是在考虑到战略轰炸机需要执行战略警戒任务,没有任何人愿意把核弹头交给计算机控制,空军才改变初衷,增添了2名飞行员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