怪力小说网

怪力小说网>穿越异界,我在高考写出滕王阁序 > 第257章 感人至深(第5页)

第257章 感人至深(第5页)

“这些年来,我开着火车穿越黄土高原的沟壑,驶过江南水乡的稻田,护送过戍边战士返乡,也见证过山区孩子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求学。每当汽笛长鸣,我都会想起父亲的话。今天这首诗,把我三十年来憋在心里的眼泪都勾出来了。”

这条博文一夜之间获得五十多万点赞。

最动人的是评论区里,来自天南地北的铁路职工纷纷留言。一位青藏铁路的司机写道:“老张,我懂你!每次开车经过唐古拉山口,看着窗外的雪山草原,眼泪就会不自觉地流。”

还有位刚退休的女乘务员分享:“我服务了三十五年列车,现在最想念的就是车轮滚滚的声音。”

更意想不到的是,铁路总局官方账号也转发了这条微博,并发起“我的铁路情缘”征集活动。短短三天内,上万名铁路工作者用最朴实的语言,讲述着自己与铁轨、与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。

而老张的博文下,最新的一条热评来自一位大学生:“原来诗歌不只在书本里,更在每一个普通人的生命轨迹中。谢谢张叔叔,让我明白了什么是‘扎根土地’的真谛。”

……

中学教师李静在朋友圈分享这首诗时,配了一张教室窗外的秋日阳光照片,写道:

“今天语文课上,当我朗诵到‘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’时,教室后排平时最沉默的王明同学突然举起了手。这个来自农村的男孩轻声说:‘老师,这让我想起爷爷。他当了一辈子护林员,临终前说要把骨灰撒在后山的松林里,说要像落叶一样化作新的养分滋养树木。’”

“那一刻,整个教室静得能听见窗外梧桐叶飘落的声音。我看见孩子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。有孩子想起老在岗位上的爷爷,有孩子说起在边疆驻守的表哥。最让我感动的是,这些十四五岁的少年,竟然都能从诗里找到自己家族的记忆碎片。”

“下课后,王明还特意跑来告诉我,他要把这首诗抄给远在老家的爷爷看。看着这个平时因为方言口音而自卑的男孩,第一次挺直腰杆谈论家乡的模样,我突然明白了周硕这首诗的力量——它让这个来自大山深处的孩子,第一次发现祖辈守护的这片土地,原来也生长着值得骄傲的诗意。”

这条朋友圈很快获得了上百条评论。

有同事留言:“这就是文学课最美好的样子。”

有家长感动地回复:“孩子回家后主动翻出了家谱,说要了解祖辈的故事。”

李静在回复中写道:“原来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,就藏在这些触动心灵的诗歌里。”

……

在龙国北疆的某处边防哨所,零下四十度的寒夜中,上士李建国正借着煤油灯的微光,用冻得通红的手指在黑板上仔细抄写着诗句。

窗外是绵延千里的雪原,狂风卷着冰碴拍打着玻璃,发出细密的撞击声。

哨所所在的“北极星”哨点,是龙国最北端的人居点之一。

这里每年有八个月被冰雪覆盖,冬季极夜时连续数周不见阳光。

战士们的脸庞都被凛冽的寒风刻上了深深的痕迹,嘴唇因长期缺氧而泛着青紫色。

李建国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。

上次离开时,女儿才刚会蹒跚学步,现在应该已经能跑能跳了。

他唯一的一张全家福被珍藏在贴身口袋里,照片的边缘已经磨损发白。

每当夜深人静时,他总会对着照片轻声细语,仿佛这样就能跨越千山万水,触摸到女儿柔软的小手。

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……”他一边抄写,一边轻声念着。

这句话让他想起去年母亲病重时,自己却因暴雪封山无法赶回的夜晚。

那晚,这个钢铁般的汉子第一次在战友面前落泪。

哨所的生活是枯燥而艰苦的。

每天清晨,战士们要冒着刺骨的寒风巡逻边境线,厚厚的棉军装不到半小时就会被冻透。

饮用水要靠融化积雪,新鲜蔬菜是奢侈品,通往外界的道路一年有大半年被冰雪阻断。

但最难熬的不是物质上的匮乏,而是精神上的孤寂。

这里没有网络信号,唯一的通讯设备是每周开通一次的卫星电话。

每当轮到自己与家人通话的十分钟,战士们总是既期待又害怕。

他们既期待听到亲人的声音,又害怕听到家里的困难自己却无能为力。

然而,就是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,这些年轻的战士们日复一日地坚守着。

李建国在黑板上写下最后一句诗时,抬头望向窗外。黎明即将来临,天际泛起鱼肚白,五星红旗在哨所上空迎风飘扬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“班长,这首诗写得真好。”一个新兵凑过来,“就像在写我们一样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