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什么?”
威尔基略略怔住了,他没想到罗斯福去了一趟中国,发回来的第一封电报,居然是这样一封完全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电报。
国府敦请美国政府冻结所有华人在美之存款!
包括所有早先存储在美国本土的,以及通过美资银行转入美国的,不仅限于现金也包括贵金属、有价证券和各种票据。已经取得美国国籍的那些华裔存款不在其内,毕竟人家已经是美国人了,国府管不着
根据国府方面的估计,这一存款之数量,大致上有三到五亿美元。当然也可能更多一些,毕竟国府是很难掌握美国银行的存款数据的,只是进行推测而已。
“似乎很有一些政治意味啊。“奈尔刚收到这封罗斯福的密电时,也是微微一愣略一思索之后,倒也就释然了。这个年头,能够往美国银行存钱的,说句实在话,非富即贵。而往前十年,或者再久一些,这些“富贵",极大可能都是和常公带着关系的。
毕竟整个国家如此贫弱,有钱的无非就是军头和买办,而往前十年,全国最大的军头和买办,便是常公而已
常公这个大军头和大买办,带着一群小军头和小买办,赶着国府这个破车,经历了“黄金十年",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,快活无边。
等一开战,他们的钱除了留在身边的,应该有相当一部分,存入了那些在上海的外国银行之中,以求避险保值。
“怎么说?“威尔基看奈尔的样子,就知道奈尔有所理解
“或许这是李对蒋的一次试探。“奈尔当然照实说。
其实两人不知道的是,历史上常公也曾经向美国政府提出过请求,要求美国政府冻结在美华人存款。最后美国政府确实答应了这一请求,按照揭露出来的文件称,当时至少冻结了三亿美元。
等钱一冻结,常公就立刻派人去美国活动。希望罗斯福将这笔巨款直接划拨转让给国府,用以支应国府当时日益庞大的军事开支。
毕竟另一个位面的常公,事实上一直是到40年前后才得到相对大额的美援,41年之后才开始加入《租借法案》。美援八个亿,主要集中在二战的最后三年进入中国。甚至还有一部分剩余物资是战后才移交给常公的。
当时常公绝对是什么钱都想要,什么钱都敢要。
结果嘛,哈哈,据说被他的妻子直接顶了一句,你有肾病,早点休息好了。整件事就不了了之,美国政府也没把钱移交给国府。
不过这笔钱一直冻结到1948年之后,伴随着政局和战局的不断变化,以及国际局势出现的波动,这笔钱最后居然就解冻了。
曾有好事者说,美国是怕新政府也提出接收这笔被冻结的“中国财产",事实如何,不得而知。
“试探?这个钱是蒋的?“威尔基放下密电,并不觉得常公能有这么多的钱。
这年头,你就是把全世界所有的富豪都算上,也未必有十个人的存款超过三亿美元。你要说资产超过三亿的,那倒是有好一些了。
“你往后面看嘛。“奈尔打开密电,指了指最后的几句话。
罗斯福在重庆,自然要密会李宗仁的。别人可能不一定会关心常公的近况,李宗仁绝对二十四小时都密切关注着常公。好几次同常公斗争失败的经验告诉他,对常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。即使现在有美国太君撑腰,也不行。
等两人一坐下,罗斯福还没张口问别的,李宗仁就把这个冻结华人在美存款的事情给提了出来。他提的时候,自然是义正言辞的。
因为抗日形势危急,国家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战事。这些在美存款,国府可以印法币还给户主,钱则留在美国,一则作为继续发行法币的准备金,一则作为购买美国飞机和枪炮的专项资金。
事实如此吗?当然不是!
在担任了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之后,李宗仁当然要清洗国府内的常公势力。胡宗南和汤恩伯这两个动不得,其他的人却可以动。只不过这些人逐步的开始抱团,有些不知从何下手。
思来想去,一时间不得方法。他身边的机要秘书,同时也是国府军事委员会办公厅的一处主任李海(又是那拨人的一员),向其建议,可以拿民怨极大的孔祥熙开刀
如何开刀?
孔祥熙如此爱财,当然是从钱财上开刀啊。将孔祥熙的财产全部没收,充于军用,既能够打击常公一系的势力,也于国家有益,为什么不做呢。
而且一旦将常公嫡系人马的钱财都给没收,他们的政治势力也必定会遭受重创。毕竟在国府这个屎坑里面滚,你要是没钱谁跟你混啊。
常公本人倒是不怎么爱财,可不妨碍他的宋夫人敛财啊,不妨碍他放纵下面的人贪污腐败啊,一个道理的。
有意思啊,那么钱在哪里?直接在重庆大规模抄家是不是会引起巨大的波动,导致抗日局势出现问题?李宗仁还是有抗日决心的,不希望因为搞人,把抗日大局给败坏了。
于是李海便建议他,以冻结一切华人在美存款,补充军用,国府以法币官价偿还的办法,来公开的剥夺孔祥熙等人的财产。
所谓的法币官价偿还?法币是美元本位货币,理论上法币一百元等于美元三十元,三亿美元不过就十亿法币罢了。
如今由于超发,法币贬值,虽然不如历史上贬值的那般厉害,但也没好到哪里去
。十亿法币洒洒水啦,李宗仁自己就能掏出来,不需要劳驾其他人。
闻得此言,李宗仁立刻找来其他桂系的大佬。倒不是说怎么样,而是询问他们在美国有没有存款,别误伤了。顺道也把这一计划和他们讲解了一番,包括白崇禧和李品仙在内的不少人,都表示支持。
既然左右都表示可以试试,李宗仁便定下心来,趁着罗斯福访华,把这个请求递给了美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