怪力小说网

怪力小说网>小镇青年在美国 > 第1005章 常公虽倒不死(第1页)

第1005章 常公虽倒不死(第1页)

重庆城内三十余万军民,被国府组织了起来,夹道迎接自印度赶来的美国特使罗斯福。李宗仁更是亲自赶到机场,踏着泥水,在跑道旁边静候。

和英属印度总督韦菲尔元帅敷衍完的罗斯福,又在加尔各答歇了一夜,这才坐上了飞机,前往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。

此刻乃是战时,英国决然离不开英属印度的补给。罗斯福还是相信韦菲尔守住印度的决心的,那么远征军在印度就没啥大问题了,等着反攻即可。

既然如此,生韦菲尔的气有什么用?反正死的也不是美国大兵,不影响罗斯福的政治支持率或者民主党的选情,总能翻篇。

脑子里胡思乱想了好一阵,随机的秘书前来提醒罗斯福,重庆到了,可以准备准备,从豪华大床上起来咯。抹点油,梳个头,要见美国扶持的李委员长呢。

可不就是这个道理,罗斯福其实梳妆打扮起来,蛮符合这个时代美国人对老帅哥老绅士的定义的。皮囊好,其实也是民选政客的一个加分项。瞧瞧威尔基,天庭饱满,面相方正,一看就是个老帅哥兼实诚人,女选民很容易爱上他。

奈尔在这一项上,就要差上不少,咱们不够帅的。远不如老兄弟弗雷德里克那种金发德裔,甚至不如特朗普。

收拾的齐整,飞机也降落了,机舱外甚至传来音乐声,大约是欢迎罗斯福的李宗仁,特意安排的军乐队吧。

下得机来,人群中尽是国府内的高官显宦,李宗仁完全不在意自己的身份,三步并作两步走,搀扶下飞机的罗斯福。罗斯福虽然可以正常走路,但是姿势比较难看,也走的很慢,不是很方便,有人搀扶当然是好的。

而后郭德洁则是同埃莉诺夫人挽起了手,至于为什么不是李宗仁的原配李秀文,里面乱七八糟的烂事很多,李宗仁娶小,以及找生活秘书之类的事情,就不去提了。

说句闲话,正站在李宗仁身后的白崇禧,据说是吃壮阳药和相好的办事。结果相好是常公派去的杀手,给他下了毒。最后白崇禧就被人给药死了,对外公开说是心脏病,谁知道呢。

这年头国府高层里面,一辈子只有一个老婆,夫妻恩爱,且长相厮守,没在外面沾花惹草的,或许还真就汪兆铭一个。

,不提这些事了,李宗仁是一点儿英语都不会,但是旁人会啊。他立刻拉上行政院长吴国桢给自己做翻译,吴国桢在国府众人眼中,已经是"美国人的狗",美国人最信任的就是这位,由他来翻译最恰当不过。

罗斯福也是见过吴国桢的,两人打了招呼,聊天非常愉快。至于其他人,只能说是握个手,简单问个好就算拉倒。晚上还有招待晚宴,到时候再慢慢聊便是。

抵达下榻公馆的罗斯福,一方面把重返重庆的陈纳德叫了过来,一方面又请了驻华大使赫尔利,以了解此时重庆的情形。

无论如何,肯定是自己人看到的比较容易采信,罗斯福也不能免俗。等大致的了解了一番此时重庆的政局之后,罗斯福着重问了一下,常公自从下野之后,是否有什么活动。

说起这个,赫尔利就表示常公自从下野退往成都闲住后,李宗仁就开始不断地分戈划拉拢原属于常公的零散部队。由于陈诚的嫡系人马大多数都折损在了武汉,他这-系在李宗仁上台之后,已经完全废了,一点儿军队本钱都不剩

但常公也不是毫无根基的,他现在有两支在外驻守的人马。—-支是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,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胡宗南,驻守在陕西地区,拥兵三十万。滥竽充数的很多,但是精兵也有数万人,都是之前常公用美械武装起来的,战斗力不俗。

另一支则是驻扎在河南地区,并在附近几省交界处活动的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,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,号称拥兵四十万。这一路人马比之胡宗南更盛,因为在台儿庄大捷中拦断日军退路,被美国人看在眼中

当时史迪威给美国打回报,还说汤恩伯这人虽然避战保全实力,但打起来还算有点本事。于是汤恩伯在有常公拨款的情况下,还分到了一点另外的美国军援。

加上部队从三几年就转战,一直没有损失到编制打光,越打老兵越多。其队伍里面大约有十万人,堪称国军中的精锐,枪炮人马齐整。

至于剩下的三十万部队,河南老百姓的描述很直接,“水旱蝗汤",什么货色不言而喻。

可毕竟常公在外面有所谓的七十万大军呼应,所以他这个有名无实的国民参政会议长,李宗仁一时间还真动他不得。

李宗仁嫡系现在也有雄兵四十万以上,而且一点儿滥竽充数的都没有,全都是正儿八经拿着美国步枪的好兵。自然是不怕常公那顶多十几二十万嫡系部队的,可是想要一下子就把常公弄死也很难。

按照赫尔利的了解,他估摸着常公大概率还是希望在国府这个屎坑里面继续争权夺利,而不是想着一下子就跑去投了日本人,另立一个伪政权。

华盛顿的担忧虽然有道理,但此事发生的概率并不算高。毕竟常公在重庆,凭外面的两个大藩镇,还有说话的底气。真要是投了日本,带不走他的七十万大军,那恐怕真就是个傀儡了。

对于权力极端重视和渴望的常公,是不乐意做一个傀儡的。

再者说了,李宗仁虽然执掌国府,可是国府内也有不少常公提拔起来的人马。平时自己内证那就不说了,现在常公下野,反倒抱成一团,一时间也杀之不得。

一番话听完,罗斯福心里面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。虽然赫尔利个人认为常公大到不会出事,可万事都得以美国利益为先,他还是得继续从多方面了解,兼听则明嘛。罗斯福在这密议,李宗仁那边自然也没有闲着,正在就一件大事,统一最后的意见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