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持德国人当芬兰国王,在座的没有任何心理障碍。但是扶持一个纳粹党员,顺带着还是突击队员,手上有血债的人当芬兰国王,那就未必太不合时宜了了。
实在不行从瑞典王室里面挑个大个也行的……
“他们家的人就不要再考虑了。“威尔基一听到纳粹党员,其实就已经不认同了等突击队员一出口,威尔基连他全家都否决掉咯。
很正常,换做奈尔也会这么决定的。奈尔后世里活了那么大,一共就知道两个纳料粹党员里面的大好人,一个是拉贝先生,一个是辛德勒先生。这两位虽然是纳粹党员,但都闪耀着人性之光,可以用世上一切美好的语言来赞扬他们
“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殿下,似乎也没有很多的子嗣。“赫尔毕竟干外交的,脑子里也不是啥都没有的
像是芬兰国王那种二三十年前,且一翻而过的旧账,他不记得很正常。可古斯塔夫五世这会儿还在位呢,他当然会有所留心记忆。
“我立刻派人去查。"奈尔转身就起来吩咐守门的布什。
就算芬兰的王位是一块烫手山芋,杵在苏联红色浪潮的第一线,可想干的人也-定很多。说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吧,这前儿请你去干恒大的总经理你去干吗?
干一天爽一天,常人一辈子能爽几天啊
至于贵族,一旦有一天掌握过权力,那食髓知味的感觉会伴随他一辈子。哪怕路上有刀山火海,有枪林弹雨,他们也会愿意为一张宝座付出一切。古今中外,概莫如是
“就先按你的这个想法,和俄国人谈。“威尔基不太确定奈尔说得对不对
毕竟苏军刚在斯大林格勒围歼了法西斯集团的百万大军,而美国人去年在凯塞木山口被德军打出那啥来。英国人在第厄普的登陆,也被德国人给一波送走了,加拿大一个整编师,当场报销,全军覆没
所以美军对德军还是很重视的,觉得德军相当有战斗力。而能够在大规模的会战中,全歼如此多的德军,苏军自然不可小觑
不过美国自身强大的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,威尔基还是很笃定的。毕竟美国这么大一个家业,威尔基瞧的清清楚楚,他自信自己手里的一付家当,是全世界最好最强的。顶多就是美国兵现在大多没有经历过战事,只有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罢了。
而苏军已经有了数百万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精锐雄师,在双方的武器并不存在什么代差的情况下,美军可能打不过苏军。
既不乐意就此向苏联低头,那肯定要试探试探
于是第二日,会面三方因为“旅途劳顿",均提出暂不举行最高峰会,只做休息而三方的各种高级人员,则四处穿梭,德黑兰的街道上,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高级黑色轿车,奔驰不息,从早到晚
连路边指挥交通的美国宪兵,都感觉今天见到的车多
美国这边传递给英苏两边,关于芬兰新政府的提议,自然引起了英苏两边不小的反应。英国人连忙派人来询问是不是在芬兰已经有了什么布置,对于芬兰永久中立,右在三国的保证下,完全解除武装,倒是相对乐见其成的。
苏联方面就没有这么"平静"的反应了,他们认为芬兰对他们伟大的祖国苏维埃发动了卑鄙无耻的侵略,且作为纳粹德国的友军,理当进行惩罚。
尤其是美国不应该单独和某些芬兰人进行和,这不符合整个反法西斯同盟大材作的气氛。真要是芬兰有些人想要议和,苏联也需要派出代表。
显然苏联方面认为是芬兰有部分人已经开始和美国接触,试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,体面的退出这场已经不太可能胜利的战争
误会了……
对于芬兰这个曾经接受过莫斯科统治的土地,苏联似乎是不打算轻易的放手。只不过因为现在大敌当前,没法抽出空去料理。等到德国佬被干死了,苏联就能腾出手来,收拾左左右右,前前后后的一众小国啦。
总而言之,那就是芬兰的事情不能够就这样轻易的决定。而且美国递来的这个提案过于离谱,苏联完全不准备答应,请美国方面另拟一个提案来。
说实话嗷,拿着美国援助,等于是端着碗在向美国要饭的情况下,还能够这么硬气的,苏联确实是独一份。
听到苏联人如此硬气的回复,威尔基迟疑了,他担心奈尔的估计是出现了偏差,苏联不管外在还是内里,都十分强大。
“俄国人敢于以1939年边境为谈判底线,那我们也完全可以以芬兰问题为底线!现在这个时候谁也离不开谁,俄国人绝不可能放弃此次会谈!”
奈尔直接当着威尔基的面下了一个激烈的论断,这是很罕见的。以往奈尔很少会这般笃定乃至于武断的阐述一件事。
“……“威尔基没有奈尔的先知先觉,他还是很希望哄着苏军继续去和德军厮杀的
“过于强大的俄国,是未来合众国的巨大挑战!“奈尔知道威尔基犹豫,历史上那么多人劝杜鲁门和苏联开片,杜鲁门也是这样犹豫的。
“那……那再试一次!“威尔基想做一代圣君,到底还是有几分决断的。
“我立刻派人去。“奈尔二话不说,转身就命人去苏联大使。
就是笃定苏联人是外强中干,苏联人需要美国的援助,需要和美国协同抵抗德国法西斯的入侵。斯大林没有办法一走了之,把威尔基和丘吉尔丢在德黑兰。他既不敢如此得罪美英,也不敢拿美援英援来开玩笑。
很快的,美国原封不动的将芬兰问题的提案,重新送达了苏联大使馆。原本斯大林还在想美国人怎么动作这么快,等他看到一模一样的提案之后,眼神之中立刻流露出浓重的诧异。
美国人怎么敢的?难道不想继续哄着苏军其打德军了吗?就不能给苏联一个台阶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