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持以色列的事情,咱们在联合国大会和其他层面上一道推动。支持库尔德斯坦的事,那就您斯大林大元帅来推动了。
以色列是你我共同的棋子,但是在这个率先被抛出去的棋子之外,你苏和我美,再各自掌握一颗中东的棋子,作为双方在中东发挥影响力的支点。
隔空去关注中东事务,总是不现实的。有一个贴心的小弟在中东,对你我都有好处。
斯大林对奈尔的这个想法颇有几分兴趣,作为一个聪明且多疑的领袖,斯大林从来都不是一个会孤注一掷,把宝全压在一个码上的人。历史上支持以色列,不过是一时间找不到更好的棋子,同时还急迫的希望和美国抢夺中东,这才下手的。
彼时罗斯福接二连三的同沙特和伊朗签订了各种条约,又获得了包括埃及在内的中东大量军事基地的使用权和租借权,美国的军事力量直接进入中东。
可以预见的是,一旦英法在中东的势力垮台,美国必将分到这块蛋糕最大的一部分。所以苏联才多少有点着急的样子,押宝到了犹太人身上。
众所周知的,从沙皇俄国时代,俄罗斯就有一个进兵中东,全取奥斯曼旧土的计划。几乎可以百分之一百的确定,如果沙俄彻底击败奥斯曼土耳其,他就会迁都去往君士坦丁堡。
而耶路撒冷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区,作为所谓的"正教捍卫者",沙俄也是志在必得的。这一点,继承了沙俄法统的苏联,也颇为有意。
现在美国表示双方暂时缓和些时日,先把英法的殖民和委任统治干烂。那么苏联确实没有必要火急火燎的就撸开袖子,去保扶以色列。
顺着美国的意,拥立起一个库尔德斯坦共和国,作为自己的后手,何乐而不为呢?
再者要说了,千百万流浪中东的库尔德人,渴望获得独立。如果苏联能够真正协
助他们获得了独立,必将获得他们最真挚的感谢。到时候还不是筆食壶浆,以迎王师?
前提是美国真的这么希望!
我当然是这么希望的,奈尔早些年就给威尔基建议过,在埃及开始布局。如何布局?当然是协助埃及实现所谓的电气化,在尼罗河上修建水电站,然后建设全国主要城市电网。说白了就是尼罗河沿线电网。
通过生活水平的提高,勉强稳住现在埃及那位小偷国王的统治。至于这个统治能够维持几天,那奈尔说不准,反正早一天晚一天都是可以的。
借着本次世界大战,美国从英国手中掠取到的埃及军事基地,逐步开始拓展美国在埃及的实力。反正联合国大会已经开会了,埃及马上就要获得“完全独立"。
很快英军就会被美国的排挤出去,假以时日,苏伊士运河大约会逐渐落入美国的手中。
自然的,斯大林就要问了,你扶持那个不得人心的小偷国王,难道不怕他垮台吗?奈尔听了这话就笑了,这难道不是好事吗?
本身美国势力进入埃及,就容易引起埃及人民的反感,他们已经很反感英国人了,再反感跟着来的美国人还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但如果埃及人头上还压着一个国王呢?
原本的一座帝国主义殖民大山,就变成了封建君主加帝国主义两座大山。埃及人民的仇恨会被分薄到两瓣上。
真要是事不可为,美国可以大义凛然的协助埃及人民,推翻他们的国王嘛。这是奈尔好几年之前,就既定下的方略。
我又不是真的保王党,我也不是真的爱皇上啊。
我只是利用一下这些君主们,把他们作为美国势力进入该国的棋子。同时通过保王党这个垃圾筐,把可堪一用的带路党给选拔出来几个,维持美国在当地的影响力。
说实话,国王皇帝们死不死的,关奈尔个屁事。他们死他们的呗,那句老话咋说的,宁可少活十年,不可一日无权。他们都当了几年国王皇帝,享了常人永生永世都享不到的福气,早死一点有什么不对的?
别以为欧洲这帮君主不会享受,好像封建糟粕啥啥都比不上东方大国的。东方大国用象牙制作凉席这种奢侈品,欧洲的王室其实也不r多让的。
比如英国国王查理三世的雨伞,有一张很著名的照片,查理三世还是王太子的时候,和金毛首相约翰逊一道出席公务活动,然后下起了大雨。大雨中约翰逊的伞直接被吹翻,把小金毛给淋成了落汤鸡。
查理三世的伞呢?在狂风暴雨中不动如山。须得两万英镑由一名意大利的手工匠人专门打造,没有任何品牌,没有任何标志,就一纯手工艺品。
这种伞,查理三世一把一般只用两三回……
带英也在地球上当了三百年的大哥,人家英王享受过的福气,那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。其他的君主们,就算稍次,也不会差到哪里。
原来你们美国在埃及也有后手啊。
奈尔说得这么坦诚,斯大林何等样人,当然能够察觉到奈尔此言不似做伪。美国是希望双管齐下,明里用犹太人去搅乱中东,顺道抢夺苏伊士运河。暗里扶持埃及国王法鲁克一世,掠取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。
大家各凭本事吃饭,谁吃到算谁的,但前提是先抱团干带英。
成交!
咱们先合作,明里是苏联跳出来,公开推动库尔德斯坦的民族自决。私下里美国协助,为所谓的民族自决创造舆论条件。
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,先总统威尔逊阁下就在欧洲大规模的推动民族自决。一系列的民族国家从战后的废墟中诞生了,这是美国的"本色"。
美国不反对,中国不会反对,苏联力主推动,剩下英法两个,难道有资格说民族
自决是狗屁,不允许民族解放和独立?
肯定不会的,舆论到位,美苏支持,库尔德斯坦获得独立的日子不会遥远。再通过阿塞拜疆和伊朗的领土交换,美苏之间起码能够保证一个微弱的互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