怪力小说网

怪力小说网>梦幻山海录 > 第93章 海舆秘录(第3页)

第93章 海舆秘录(第3页)

“会再次同源的。”徐衍指向窗外,“看岷江的新河道,它正在向古河道回归。”

在随后的日子里,徐衍没有逃避朝廷的追捕,而是主动联系了各地学者,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。起初无人相信,但随着地理异象越发频繁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的理论。

令人意外的是,黑潮帮的残部也找到了徐衍。当年的海盗头目之子带来了一件关键物品——从地海之眼震飞时带走的一块水晶。

“父亲临终前说,这物品必须归还。”年轻人语气诚恳,“他说当年贪婪蒙蔽了双眼,现在海洋的愤怒让渔民无法生存,我们才明白平衡的重要。”

徐衍接过水晶,发现其中蕴含着海舆族留下的最后信息:当地海之眼重组时,唯有集齐三块“心石”,在“三江同源处”重设平衡。而这三块心石,分别藏在琅邪台、韩雁和始鸠。

此时朝廷兵马已到村外,阿明急忙道:“先生,再不走就来不及了!”

徐衍却微微一笑:“还记得海舆族的箴言吗?‘地理非死物,人心即地心’。追兵也是人,也有心。”

他出乎意料地走向官兵队伍。领兵的将军正要下令捉拿,徐衍却躬身行礼:“将军可曾见过家乡河水倒流?可曾见过海边村落被淹?”

将军愣住,这些问题触动了他内心的忧虑。

徐衍继续道:“我不是您的敌人,地理异变才是。我知道解决方法,但需要您的帮助。”

令人惊讶的是,经过一番长谈,将军竟然被说服了,同意暂缓捉拿,并将情况奏报朝廷。

于是,一场前所未有的探险开始了。在官兵“护送”下,徐衍带领团队重返各个神秘节点。每处地方都因地理变动而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真容。

在琅邪台,他们发现了第一块心石——感应“地之心”的黑色晶石。

在韩雁,找到了第二块心石——代表“海之心”的蓝色晶石。

但在始鸠,第三块“天之心”白色晶石却不见踪影。

时间紧迫,地海之眼的能量越来越不稳定,全球气候异常已引发恐慌。

徐衍夜观星象,突然醒悟:“三心石必须由三种不同心性的人同时安置!海舆族的经文不是说过吗?‘天地人三心合一’!”

他选择了一位坚信科学的陈学士代表“天心”,选择悔过自新的海盗之子代表“地心”,自己代表“人心”,三人各持一块心石——而那失踪的第三块心石,其实一直藏在徐衍当年从海舆族遗址带回来的印章中。

当他们赶到三江重新汇聚之处时,被眼前的景象震撼:岷江三条支流确实回归古河道,在此形成巨大的漩涡,漩涡中心正是地海之眼能量的投影。

朝廷大军也赶到现场,但被将军阻拦:“让他们完成使命!这是为了天下苍生!”

三人心意相通,同时将心石投入漩涡。刹那间,光芒四射,整个天地仿佛静止了一般。然后,海水缓缓退去,异常的气候逐渐平复,大地恢复了平静。

地海之眼没有消失,而是化为一道永恒的光桥,连接着天与地,海与陆,象征着平衡与连接。

皇帝得知后,不仅赦免了徐衍,还设立“海舆司”,专门研究与维护地理平衡。徐衍担任首任司长,将海舆族的智慧与现代地理学结合。

多年后,白发苍苍的徐衍站在重建的观海台上,对年轻学子们说:“地理不仅是研究山河分布,更是理解天地人之间的微妙联系。海舆族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不是神秘力量,而是一个道理:人心即地心,地心即天心。当我们内心失去平衡,世界也会失去平衡。”

台下,阿明已成为海舆司的骨干,而当年海盗的儿子则成了海上护卫队的首领,守护着海洋的和平。

远处海天一色,徐衍仿佛又看到了那座若隐若现的琅邪台,它不是消失了,而是融入了更广阔的天地之间,成为了永恒平衡的一部分。

世界依然充满奥秘,但人类终于学会了以谦卑之心,去聆听大地与海洋的呼吸。

海风带着咸涩的水汽,吹动了徐衍花白的鬓发。他站在新落成的海舆司观星台上,远眺平静的海面。距离地海之眼重组已过去十五年,世界似乎恢复了平衡,但徐衍心中的不安却与日俱增。

“太安静了。”他喃喃自语。

“先生又在担心什么?”阿明走上观星台,如今他已蓄起了短须,成为海舆司的副使。

徐衍没有回头,目光仍凝视着海平面:“地海之眼的平衡太过完美,仿佛在等待什么。我近日重读海舆族经文,发现我们可能误解了最关键的部分。”

他展开一卷泛黄的羊皮纸,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注解:“‘三心合一,天地归位’,我们当年确实做到了。但后面还有一句:‘三纪轮回,星门再启’。海舆族用的‘纪’不是普通年月,而是地脉循环的周期。我计算过,第一个周期即将结束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